宁波在校学生发现,30多例艾滋病感染,大部分是高校,8成以上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
本报讯 昨天,宁波市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狼来了?——宁波市学生中的艾滋病疫情》的文章。
文章说,到2014年年底,宁波在校学生中已经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多例,大部分是高校学生,80%以上是通过男男性接触传播。
宁波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负责人张琰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之所以发布这样一组数据,主要是看到媒体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院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的一份提案,说2014年前10个月,全国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2082例,比前一年同期增长59.1%。
“很多人都以为学校是象牙塔,放松了警惕,发布宁波本地的数据,是想呼吁学生们洁身自好,树立健康的性心理。”张琰说。
张琰分析了宁波的情况后认为,主要是因为宁波学生群体人数庞大,特别是处于性活跃期的大学生很多,比较容易受到社会上无固定性伴侣、同性性行为等不良风气影响,如果没有严格约束自己的性行为、性行为中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就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光顾。
“对于宁波学生中的艾滋病疫情,疾控部门已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比如和教育等其他部门合作,对在校学生开展防艾宣传和安全性行为教育,除高校学生,我们的宣教对象还包括中学生,通过科普相关知识提醒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远离艾滋;和学校合作,加强艾滋病的检测及干预;还和学生中的社团组织合作开展防艾工作。”张琰说。
本报通讯员 陶毓敏 本报记者 李竹青
【防控目标】2015--2020年的全球艾滋病防控“90-90-90目标”
在2014年9月第69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为在全球有效防控艾滋病举行了高层小组会议,会议提出一项全新的防控艾滋病的快速通道策略,以实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的目标。
会议认为,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是可能的,并且必须从2015年开始作为中心任务。各国领导强调,未来5年是关键的5年,要求所有国家,尤其是艾滋病情况严重的国家,必须把提高艾滋病高流行地区的防治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来执行。为此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了一项“90-90-90目标”文件,提出了加速扩大艾滋病治疗的策略。具体内容是:保证90%的艾滋病感染者知晓自己的病情;保证90%知晓病情的感染者能够接受治疗;保证90%接受治疗的感染者病毒载量得到抑制。如这一目标得以实现,到2030年将避免1800万新发艾滋病感染和1100万艾滋病死亡。
为到2020年实现艾滋病防控“90-90-90目标”,2014年12月1日,巴黎市长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国际艾滋病关怀服务协会共同签署了题为“'快速通道'城市:终止艾滋病流行”的《巴黎宣言》。
宣言提出了:到2030年结束城市的艾滋病流行;我们做每件事情都以人为本;解决风险、易感性和传播的根本原因;利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促进积极的社会转型;促进和加速对当地需求的适当响应;为促进综合性的公共卫生和发展调动资源;共同领导等七项承诺。号召全球有关城市积极参与。
据艾滋病疫情分析,每年新发艾滋病感染的80%都集中在30个国家。在这些国家,艾滋病流行通常集中在大城市和一些局部地区。我国在这30个国家之中排名第十四位。